Friday, June 23, 2017

敦陈帧禄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敦陈帧禄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

马来西亚今天的华人,多半不晓得敦陈帧禄在独立初期对华人的贡献,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介绍。很多人忽略了我们是个多元种族国家,在独立以前,华人全部是华侨,居住在马来亚的中国人,历史是不可抹杀的。


如果要谈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我们不能不谈陈帧禄。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独立的国家,都经历了惨痛的流血排华运动,我们幸运,没有好像邻国那样发生排华的动乱。这方面,敦陈帧禄的功劳不可灭。独立初期,很多华人还是和战前一样,没有意思要成为马来亚公民,当时华人当马来亚是寄居的地方。是陈帧禄号召,华人必须申请成为马来亚公民,把马来亚当是永久的家乡。这些都是陈帧禄对华人的贡献

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研究敦陈帧禄家族祖上的历史.陈帧禄的高曾祖父陈夏观,是福建漳州的船主,那是清朝的乾隆年代。那个时候开始,陈家就扬帆出海,到东南亚一带做生意,那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二百多年前,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婆罗洲,印尼马来半岛都是土人居住的地方。正如汉朝的班超说的,要有高度忍耐、也就是说,必须有圆滑的外交手腕,懂得语言沟通。不然的话,很容易给当地土人杀掉,烧掉你的船,抢劫你的财物。到了敦陈帧禄这代,可以说累积了200年和东南亚土著相处的外交经验了。所以独立初期我们安然度过和平的十年,和敦陈的圆滑政治手腕忍让精神有一定关系。敦陈帧禄知道,华人只要可以在这里安居乐业,我们就可以发展。所以他尽量消除土著的顾忌担心,使得他们接受华人为马来亚公民。

现在,有的年轻华人说,我们也是本土人我们和马来人一样。他们也是外来的。这显然和历史事实不符。当英国人华人来马来半岛的时候,马来人已经在这里建立王国。他们是这里的土著,是无可否认的。华人早期来这里并没有要永久居留的打算。是独立前后,敦陈帧禄和有见识的华人领袖号召华人要成为这里的公民,把这里当做永久的家乡。不然的话,华人将面对印尼菲律宾这些国家的情况。


他不能讲华语,但是却具有传统的中华文化特别是老子的文化思想,

陈祯禄作为一个华人,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一个土生华人,接受了西方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养分,但他仍然固守着中华文化的传统。正是如此,陈祯禄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一种别具魅力的人生风格,不仅赢得了广大华人同时也赢得了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的尊重与信赖。因此分析陈祯禄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探讨他的斗争模式。下面从时代背景以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家庭教育奠定了陈祯禄的哲学思想基础。他的家族有二百多年与东南亚土著交往的经验,圆滑的外交手段,老子说的上善若水的精神可以在陈帧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

2.      大量阅读儒家经书初步形成了陈祯禄的哲学思想

3.      经商时期的儒商之道标志着陈祯禄哲学思想的成熟

     4. 政治斗争使陈祯禄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在陈祯禄身上的扎根,奠定了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    优秀的思想品格,因此,无论是一个教育者,一个商人,还是一个政治家,都决定了陈祯禄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特别在他的政治斗争中,以其哲学思想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领导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和维护华人权益的斗争,形成了他以为特征的政治斗争模式,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以和平的方式争取国家的独立

(二)以和解的方式实现民族的团结

(三)以和同的方式维护华人的利益

敦陈帧禄看到,华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落地生根。只要我们有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就可以发展,独立以来,马来人土著是保留一定的政府奖励和特权,但是华人在这里仍旧一样可以建立庞大的商业和企业。举例来说:我们华裔有骆文秀,林梧桐,李来生,郭鹤年家族,郭令璨家族。。。。。。我们的中小型工商业有80%是属于华人。教育方面我们也不会落后别的民族。

以下是敦陈帧禄的略传:
188345日出生于马六甲
高曾祖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乾隆年间,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
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人、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1912 年受封为太平局绅;
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
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
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政议会执行委员。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
19439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1947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
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2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
19492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2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1957831日,马来亚独立。
19601213日逝世,享年77岁。

(注:履历资料来自百度网页)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