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6

我的记者生涯。大马走过的动乱年代· 2016年9月29日

513,大水灾,我们走过的动乱年代






                       上图:513事件吉隆坡戒严的街道。


                上:    重看这份1969年5月14日的马来亚通报,才知道戒严地区                                                         如此广泛  。整个雪兰莪州直到北部的安顺,华都亚也。。等地。

                
                                    


                  1971年初,半岛发生空前大水灾,半个吉隆坡被洪水淹没。

                     1971年三月,左派的香港影星艺术团到我国演出,盛况空前,这是马中
                     建交的序曲。这是他们的海报。


              1974年5月,马中两国正式建交,敦拉萨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中国,同时会
                 见毛泽东主席。

                这是中国驻马来西亚第一任大使王幼平在吉隆坡酒会上迎宾、
                  

                左一是银星艺术团团长廖一原,中间是杜志昌医生。


                                        
                 上图是凤凰著名女星歌唱家石慧,在酒会上受记者访问
                                           
注意这篇很长:文字在下页)点击左方read more


谈谈记者生涯,我们经历的动乱年代  



我大概19岁就和马来朋友共事我也是在通报改为日报第一批进工的记者,我的一些在马来报界的朋友,是给我一定的帮助
谈谈记者生涯,算是经验分享吧。
要介绍一下的是再来尼苏来曼,我年轻时代的朋友,后来进入马来西亚前锋报担任编辑。我进入通报之前,就已经开始替马来西亚前锋报写稿(不多)老朋友是再拉尼给予一定的帮助。另外一个马来报界闻人是苏基拉迪。知名的马来作者。他和我以及通报早期刚改为日报时候  有段渊源,后期的人多不晓得,所以谈谈。他那时是通报隔壁的马来前锋报的专栏作者。通报的第一批记者,全部是新人(除了刘运生)日报开始出版,很快和马来前锋报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我那时候,经常和马来前锋报的人(从总编辑到记者,编辑。。)一同外出,采访或者会见政府和政界人物。前锋报的新闻稿件,多数我会得到一份,也认识了一些政府官员和巫统的人。记得当时也只有我做翻译马来文工作。这种合作关系是得到报馆高层的同意的。(通报好像是以宝华和Tara Singh为代表)所以很顺利。
 

  实际上,进入通报之前,我已经开始替马来西亚前锋报写稿。他们里面有个高级编辑叫再拉尼,是我的老朋友。他很帮忙。因为有前锋报的支持,所以通报虽然都是新人,人脉关系比不上他人,但是可以得到很多他人没有的新闻和消息。513事件过后(513的工作情况我不谈了)巫统党内发生严重争执,马哈迪要东姑下台,结果被开除党籍,东姑对前锋报发表了长篇谈话,在记者面前流泪、这些一个一个全版的报道,通报都有,是独家的。犹记得我曾和周宝振在前锋报编辑办事处谈论此事513事件后,华人精神上感到非常失望和消沈。那时没有电脑,人们只靠报纸得到一些讯息。于是,通报推出了庄之明先生写的华玲和谈回忆的专栏,叙述他和其他华文报记者当年在仁丹森林边缘死守等待陈平和他的使者卫兵,以及和谈的经过。此专栏一出,一纸风行,人人抢读。(每天一个全版)和前锋报的合作,大概维持了好几年,1976年,中国发生唐山大地震,我们是在前锋报办事处打电话到大马北京使馆访问使馆官员。因为讲通报官员不认识。也是轰动一时报馆的事情大概如此,现在谈谈苏基这个人。(这几年来有替当今大马写稿)他的文笔流畅,在前锋报那个时期,我看他最少写了5,6 本书,全部讲政治局势,全部是前锋报替他出版,一纸风行。在马来读者和政界有点名气。不过他是回教党(伊斯兰党)人,前锋报里面绝大部分是巫统党员和支持者。这就产生矛盾。我离开通报后,听说他和报馆巫统的人合不来,辞职了。有个星洲记者告诉我,看到他在17区马大学生宿舍路旁卖椰浆饭。哈,冷气房不坐,宁可去卖nasi lemak ,这种精神大概只有以前劳工党和社阵党员才可做到。做小贩大概一个短时期吧。后来,报上看到他被选为伊斯兰党中委,也有代表该党出来竞选,不过没有中选。听说,现在他仍然替伊斯兰党工作。不过我很久没有和他联系了。我一离开通报,就和报界中断了来往他的情况,也许对我们有点启示。很多伊斯兰党人,是有别于一般政客,他们有坚强的宗教理想。所以谈谈

 通报初期和编辑部人事。


 通报改为日报,第一任总编辑的来自新加坡的彭松涛先生,采访主任是陆炳霖先生。他们都是以前商报新加坡的人。当时,报馆的宣传通报是大马第一家使用柯式印刷术的报馆。所以印出的图片比传统的印刷清晰。其实,我们那个时候是新人,什么东西都不懂。我是在采访部工作,编辑部和采访部是一起的。除了新人之外,也有不少是通报小报时候就开始工作的,不过我记得的是; 刘运生,黄尧源(已故)编辑部有黄连熙林金明(林金明在通报写了一个专栏:火王家书,很受中下层读者欢迎,均已经离世)梁远秋是编辑部的。通报小报时候是以武侠小说和娱乐新闻为主,吸引万千读者。所以在改日报的时候有一定的读者群。在华文报中,没有记错的话,通报是最先刊登武侠连载小说的报纸,开始的时候有人讥笑通报刊登武侠小说,可是不多久,大概看到读者欢迎吧,其他报纸也纷纷效尤。在副刊中刊登武侠小说,武侠小说之风大概流行了至少整30-40年吧。而 60-70年代的香港电影,武侠片几乎占了大部分。通报改日报的时候每家报纸都有武侠小说了。除了武侠小说的基本读者之外,通报的娱乐新闻和专栏也是深受读者的欢迎。通报的武侠小说版和娱乐版那时是黄连熙主持,(比较早时候有位新加坡来的温春风负责娱乐版)那些香港知名的武侠小说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记不得那么多了,都在通报写稿。那时,通报的娱乐版非常吃香,主要是靠两个专栏。


   当时,通报在香港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张本仁,张用银海一士 金峰的笔名每天在通报娱乐版写两个专栏。此君拿起笔来可以下笔千言,滔滔不绝。专门写电影明星的身边轶事,读者喜欢看,他的专栏是通报读者的支柱。说来也真佩服他,每天写两三千字可真不容易。那里找那么多东西来写,但是他有办法、而且写得非常生动,好像他就在那个电影明星身边一样。看他的文章,如果你以为他整天找电影明星访问谈天,那就错了。有人告诉我,他那里有去采访,每天早上就到到那些娱乐界人士经常聚会的咖啡厅,谈呀谈,下午就回去写稿。他有来过吉隆坡,我见过他,听说他以前是在大陆学校教授历史的。只讲广东话。我听周宝振说,小报时候,张本仁写过一个长篇连载,太平洋战争风云史。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经过,我没有看全文,所以没有什么印象。不过这种近代历史的东西很多人记忆犹新,年轻人不懂得战事过程,所以深受欢迎。哪个时候,新的报纸要挣扎求生存,同时竞争剧烈,所以老社长周瑞标和宝振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到处拉人写稿,特别是专栏,好的专栏可以吸引读者群。(今天似乎已经没有这种现象,有大财团做后盾,不 必那么紧张)除了金峰(张本仁)通报在香港另外一个工作人员是刘乃济。笔名燕青,他那时是通报驻香港代表,70年代前后,通讯技术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完全没有什么电邮之类。所以,燕青每天读负责收集当天的香港报纸杂志,然后用飞机寄来。天天如此。除了娱乐稿之外,副刊资料也不少。燕青本人那支笔,也了不起,提起笔来,也可以下笔千言,行文流畅。妙笔生花。不过他没有写专栏,只是有感触时候就写。讲起他进入通报,也是有点传奇。他不晓得在哪里,看到一份通报,他仔细把整份报纸看完,过后,他写了一封长信给通报社长周瑞标,对报纸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议,燕青说:他(周瑞标)又厉害啊,立刻寄来500块钱,要我替他的报馆工作,继续提供意见。燕青就是这样进入通报工作。有一个时期,他受老板的邀请,在通报陈秀连路的报社工作。于是,天天和我们一起。高谈阔论,除了谈论每天报纸新闻之外,就听他高谈阔论,讲香港的社会百态,那时大家年轻,虽然薪水不多,倒也工作得快乐。燕青对相命有很深造诣。他写过一篇论相得连载,深得读者欢迎,来信来电的人不少。日子太久,我都忘记了他到底写什么了。现在讲回编采部门吧。刚刚改日报,我们大多数是新人,全无经验。和我一同进入通报的有潘士洪,谢文强,陈庚福,吴育美(电信)潘帧祥(摄记,已故)陈来德(摄记)。。其他都不记得了。至于黄尧源,刘运生,林金明黄连熙都是小报时候就开始在通报工作的。陆炳霖先生是采访主任,我们的工作都由他分配。在那个时代,懂马来文的人是很少的,他告诉我,国会新闻我要去,此外,日常工作就是翻译马来西亚前锋报和官方的马来文稿件。有一天,陆先生在处理第三版新闻标题的时候,忽然对我说,我们老板对新闻处理政策不稳定,我听了也没有当一回事。大概过了3 个月左右吧,忽然又一天下午,将近放工时候,我正在埋头写稿,忽然发现整个编辑部鸦雀无声,在身边的潘士洪叫我;达昌,达昌。我才抬头问什么事?小潘说,彭先生和陆先生明天要离开报馆了。简直晴天霹雳,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接着彭松涛先生略讲了几句话,便散会。总编辑和采访主任突然离职,第二天,周瑞标的次公子周宝振(原本在经理部吧)便进入编辑部工作,主持第三版国内重要新闻的编辑工作。黄尧源就担任采访主任。这样的调动,并非没有原因. 通报在小报的时候,主要靠娱乐新闻和武侠小说,以及一些专栏吸引读者,但是改为日报之后,情况就不同了,读者不是只看武侠和娱乐专栏也看社会和国家大事。


我个人猜想,改为日报之后几个月里面,报分没有起色。而通报是一个家族拥有的企业,不是财团,如果一连几个月报分下跌,肯定要关门大吉了。那时,记得报馆里面有人对我说,报纸不同于普通是商品,普通商品,你制造出来,今天卖不掉,不要紧,明天后天甚至更久都可以照样卖。但是报纸就不同了,印出来的报纸,今天如果卖不完,明天就是论斤,一斤一斤称着当旧报纸卖出了。为了报馆的生存,免不了要调整新闻的路线和编辑路线。当然,我那时是新雀,什么经验都没有,那里知道这些东西。是后来听人说的。想来不是没有理由。



编采部门调整路线之后,通报开始着重意外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处理。在过去,华文报的头版总是国际电讯,和国家元首,首相的言论。什么打枪,情杀,命案之类很少上头版。照片的处理也比西报要谨慎。通报是首先打破这种传统。只要是读者喜欢看的重要新闻,通报经常头版,和重要的版面刊出。使得读者印象一新。因为报纸重视意外和社会新闻,所以意外组记者刘运生,潘士洪,潘帧祥可以说是站在抢新闻的前线哪个时候政治局势动荡,经常有示威游行,到了1969 年大选年,先有劳工党员林顺成命案,万人游行送殡。。。接着513 号爆发了513 种族流血事件。人们急切要知道局势,报纸是不可缺少的资讯来源。这就使得报分上升。这个时候,通报已经不是单单靠武侠小说和娱乐版专栏而生存了。这里要一提的是报界前辈王仲广和庄之明先生. 我只记得,彭松涛先生离开后,王仲广先生接任总编辑兼电讯主任。但是不会很久,王先生就离开了。庄之明先生原本在槟城商报办事处工作,进入通报之后,开始是负责国际电讯新闻,后来接替王仲广先生担任总编辑。 


   
庄之明先生那支笔,也好像燕青他们一样,拿起笔来可以一口气写2,3 千字。报馆的社论是他写的,每天一篇,从无间断。写得好不好另外回事,每天一篇可不容易。513事件发生后,事情很多,报馆的编采工作主要是他负责。说来也是一种机缘,513后,局势动荡,人心浮动,报纸是主要的精神粮食。庄之明先生在513后写过两篇连载.第一篇是:华玲和谈回忆,从马共中央代表吴兴来函谈起,马共提出建议要和联合邦政府会谈解决拖延了 7,8 年的紧急动乱,庄之明和其他华文报记者如朱自存等人被派到霹雳北部的小镇仁丹森林边缘驻守,苦候马共代表从森林里出来,以及后来谈判经过,这篇回忆录大概有8 10个全版,天天刊出吸引了完全读者。 接着,庄之明先生又写了一篇建国之路。讲述1957年独立之前三大民族的政治组织和活动,特别是关于陈帧禄领导的政治运动。    


提起陈帧禄,我想应该介绍一下他的祖先,陈帧禄的祖父是福建漳州的船主,可说是大人物了。你想,在清朝乾隆嘉庆时代,就已经扬帆出海,多么不容易,那时只有木制的帆船,没有什么导航仪器。茫茫大海中航行要有过人的勇气和冒险精神,第二点是他们去做生意的地方,是菲律宾,婆罗洲,印尼这些几乎还有点原始的地方, 接触的都是当地土人,不但要设法和土人沟通,同时也要有圆滑的外交手腕,不然的话随时会给土人抢劫和杀害。我认为陈帧禄是承续了他的祖上那种善于和南洋土著沟通和圆滑的外交手腕,所以他是一个可以得到马来民族接受的华人政治领袖。不多谈了。庄之明先生写的建国之路到底是一段历史,报馆有出版单行本,不过现在已经无法找到了。采访部在陆炳霖先生走后,由黄尧源接任。不过他也做不久,他离开通报之后,我就担任采访主任的职位,历时8年,后来作过经理部工作和电信翻译主任,副总编辑。我是在1981年中离开,不久马华便收购了通报,以后的事情我完全不晓得了。因为我一离开,便完全脱离报界,大概是报人协会成立的时候吧,我又和报界老朋友相聚。    
        

         




No comments: